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皇叔,请匡扶汉室吧 > 第9章

第9章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兵进行屯垦,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种田方式,能够极大的充实府库。

    但令众人所不解的是,这是动乱时期,士兵用来抵御胡患都非常紧缺了,哪还有多的兵力种田。

    况且,军屯跟安置百姓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一直都在思索该如何解决这两件大事的赵紫胧,因为并没有什么好办法,所以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言。不过,她觉得各位大人的方法虽然或多或少有些偏激,但还是围绕在解决问题上面的,可主公却直接避开这个问题,是什么意思呢?

    赵紫胧蓝色的眸子,露出了困惑的神色。

    其它文武官员也跟她的心情一样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些官员在心里怀疑刘虞的能力,比如那位陈氏的世家子弟,就觉得新大人在异想天开。

    但刘虞,此时已然成竹在胸,他知道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,并非纸上谈兵,因为在不久的未来,那位汉末枭雄曹操就会率先开展屯田制,并将其作为稳定国本的国策。

    “从即日开始,将全军四十五岁以上,或残疾羸弱的士兵,全部编入屯田军,在远离胡患的燕国(又称广阳郡,治所也是州首府蓟城),渔阳,涿郡三郡交界处,就地屯垦。”在各位文臣武将都在思索之际,刘虞下令道,“同时,将整个幽州地界的流民,包括从其它州逃亡来的难民,全部编入到屯田的部队中,发放农具,耕牛,集体劳作,开展军民一体的屯田模式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发,堂上众臣豁然开朗了。

    没错啊,把老弱病残的士卒编入到一只部队中,然后又把流民全部分到部队麾下管制,采用军民一体的形式屯田,只需要保证流民一口饭吃,剩下的全部都归于府库,这样不就同时做到了精简士兵和安置流民吗?

    妙哉。

    “主公。”在刘虞颁布完思维超前的军民合屯制后,陈氏世族子弟很快的就察觉到不对劲,于是站起身来,谏言道,“涿郡,广阳,渔阳都是大郡,土地虽然广袤,但还是有不少私田,一下子划出一片能够让几十万流民耕种的土地…恐非易事啊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便有理中客附和道:“是啊,广阳跟涿郡的土地都是有主之地,而上谷,代郡,右北平那些地方,可是民少而地广,何不在那些地方屯田呢?”

    “是啊是啊,言之有理言之有理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一下子冒出来,直接给刘虞的计划替换了内容。

    这完全在刘虞意料之中,毕竟一个制度要践行,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,就算世家大族的土地都是靠不光彩手段强抢百姓的,而且土地数量已经远远超出自己所需要的程度,放任荒芜也不会还给百姓。

    当然,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刘虞考虑了。

    东汉末年存在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,一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,即为公田,也就是皇帝的自留地,是绝对不能动的土地,就算以后诸侯割据不用交皇粮了,也要自己留着,这是天龙人生存命脉。第二种,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,即世家大族掌控的土地,一般采用大庄园生产模式,雇佣佣户。三是自耕农土地所有制,就是百姓的田,不过在东汉末年,绝大多数百姓土地都被士族用各种方式所兼并从而沦为佣户,有土地的农民土地数量也绝不多,用来缴税就已经够呛,不能再薅了。

    如果要屯田,就一定得使用集体耕种的模式,而之所以选在三郡交界,则是刘虞研究了好几天得出来的结论。

    上谷代郡多山地,土地贫瘠,且靠近长城,紧邻鲜卑乌桓等部落,缺乏一个安稳的耕作条件,而军屯的老弱病残士兵战斗力不强,如果对方在秋收之时南下侵扰,那样会十分影响生产效率。

    所以需要一块连成一片便于集中管理,且远离战事的区域。

    涿郡广阳渔阳交接的那片区域,就是最好的屯田点,而且因为比较靠海水汽充足,不用太过于担心旱灾。

    所以早有准备的刘虞,对于这位陈氏官员的提问,回答的十分顺畅:“屯田的田亩,以无人耕种的荒田和草田为主,不会强占一亩耕田。如果征辟的土地经过查实属于私人,那官府会用其它地方的土地进行置换,不要土地的话,可以照价赔偿。这样的话,陈大人以为如何啊?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陈氏官员被说的面露难色,他知道如果再坚持下去,那私心就过于明显了。

    但以世族的立场来说,屯田制对他们百害而无一益。

   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世族抢夺百姓的土地,然后雇佣他们为自己耕种,所得的粮食少部分交给官府,大部分留给自己,然后只需要极少的一部分喂饱佣户,甚至说喂个半饱不死就行。

    但屯田制度实行之后,佣户不用受大地主的剥削,可以给国家耕种,一般都有三四成左右的提成,有私牛的甚至能到五成以上,参与屯田不仅能够吃饱,甚至还有粮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